网站首页农业百科畜牧水产

来源:互联网  更新时间:2014-10-31 10:20:43

鳇

鳇鱼是黑龙江省的特产鱼类之一,资源也比较丰富。鳇鱼体重一般在50~150公斤。据1979年测量142尾的资料统计,平均每尾长2.4米,重 140公斤,年龄以22~40龄的个体为主。其中一尾长达3.9米,重501公斤,年龄54岁。1980年还捕到一尾重达542公斤的个体。鳇生活为于江河中下层的鱼类。常年栖居于淡水,不作长距离洄游。

形态特征

鳇体粗长成圆锥形,头、尾尖细。头略呈三角形,吻长而较尖锐。口下位,宽大,新月形。口的前方有2对触须,内侧一对较向前。眼小,距吻端近。左右鳃膜相互连结。身上有5行纵列的菱形骨板,上有尖锐而微弯的刺。鱼体其它部分的皮肤粗糙无鳞。背骨板10~16个,较大,在体的背部正中,从头后直至尾鳍前方。左右侧骨板各为32~46个,从鳃孔上角后面直至尾鳍基部。腹侧骨板各为8~12个,自胸鳍基部直至腹鳍基部。背鳍位置远在体后方。尾鳍歪形,上叶长而尖。体表为黑青色,两侧黄色,腹面呈灰白色,背骨板为黄色,侧骨板为黄褐色。

濒危等级:易危。

生活习性

鳇生活为于江河中下层的鱼类。常年栖居于淡水,不作长距离洄游。喜生活在大江夹心子、江岔等水流较缓慢或者是急流漩涡处的砾粒质和砾质水底。不喜群集,常分散活动。风大和涨水时游动异常活跃,常见有翻滚跃动的现象。退水时活性较差。冬季在大江深处越冬,初春开始向产卵场洄游。性成熟需16年以上,体长1.6~2米时,才能达到性成熟开始繁殖。产卵期为5~7月份,水温为15~17℃,产卵在水流平稳、水深2~3米的砂质江段处,卵粘着在砂砾上。其怀卵量依鱼体大小而不同,一般为40~300万粒,卵巢重量多为17~38公斤左右,大型个体的卵巢重达75公斤。成熟卵呈灰黑色,每粒似豌豆大小。鳇的幼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为食;一龄后转食鱼类。鳇的食量相当大,它的肥育期正值大马哈鱼溯河而上,常窜入鱼群中捕食大马哈鱼。有人曾解剖一尾250公斤重的鳇鱼,发见其胃内食物竟有15公斤之多。生殖期间停止取食。

分布情况

鳇鱼是黑龙江省的特产鱼类之一,资源也比较丰富。鳇鱼体重一般在50~150公斤。据1979年测量142尾的资料统计,平均每尾长2.4米,重140公斤,年龄以22~40龄的个体为主。其中一尾长达3.9米,重501公斤,年龄54岁。1980年还捕到一尾重达542公斤的个体。与鲟鱼的鱼籽都可制成国际市场上抢手的名菜“黑鱼籽酱”。

保护现状

根据资料,至19世纪末,黑龙江的鲟和鳇的资源几乎尚未开发利用,自然存在的种群数量较大。从20世纪始,一经开发捕捞,便存在捕捞过度问题,资源遭受破坏,产量急剧下降。本种个体大,性成熟年龄甚迟,加上幼稚鱼期成活率特别低,补充群体数量小,恢复期缓慢。

资源由于滥捕亲幼鱼而致使处于易危状态目前种群。鳇不仅是我国黑龙江流域特有的大型鱼类,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,而且在学术研究上也具有重要意义。

鲟鳇鱼,属于鲟科的一种鱼,产于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松花江等处,体长约四米。本属其他各种产于欧、亚一些大河流中,形状像鲟鱼,古名“鳣”。体形为长纺锤状,唇突出,背面色在茶褐与黄灰之间,腹面灰黄,有斜方形硬鳞,尾鳍不正,头有软骨,叫鲟骨,生活在近海。如:鳇糟(糟渍的鳇鱼);鳇冰(鳇鱼的软骨)。

鳇鱼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,是黑龙江省特有的保护品种。由于江河污染和枯水等原因,该鱼种严重衰退,现已被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。

经济价值

鳇鱼肉味鲜美,无刺,为上等水产佳品。其卵经盐渍成为“鳇鱼籽”,与鲟鱼的鱼籽都可制成国际市场上抢手的名菜“黑鱼籽酱”。这种鱼籽价格昂贵,转售给法国每公斤为58美元。据说法国进一步加工后,每公斤可售300美元。黑龙江省萝北等地已能加工鱼籽酱外销。鱼鳍加工后即成名菜原料鱼翅,不亚于传统使用的鲨鱼翅。鳇鱼鳔的内壁很厚,鳔和脊索都可制成鱼胶。鳔还可入药,其成份含骨胶原(collagen)达80%,加水煮沸则水解成明胶。其性味甘、咸平,有滋补强壮之功效,用以主治妇女白带过多、恶性肿瘤以及男子肾虚遗精等症。

相关推荐
鳗鱼
鳗鱼

鳗鱼为辐鳍鱼纲鳗鲡目鳗鲡亚目动物。别名:白鳝、白鳗、河鳗、鳗鲡、青鳝、风馒、日本鳗,鳗鱼是...【详细】

草鱼
草鱼

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。草鱼的俗称有:鲩、油鲩、草鲩、白鲩、草鱼、草根(东北)、...【详细】

大鲵(娃娃鱼)
大鲵(娃娃鱼)

娃娃鱼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。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,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...【详细】

鲫鱼
鲫鱼

鲫鱼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,喜群集而行,择食而居。肉质细嫩,肉味甜美,营养价值很高,每百...【详细】

相关阅读

我要合作 网站导航

© 2013-2017